——?“边缘人”凝望下的社会
“压抑、暗色调、大笑声”充斥影片始终。
纵观这部电影,就会发现影片的开头与结尾是相呼应的。
首先,都有笑的镜头。开始时,他是坐在政府资助下的社会福利部门对工作人员笑。后来,他是坐在医院的医生对面笑。
第二,都有抖腿的镜头,开始时,抖腿是在压抑自己。后来,抖腿是无法抑制的兴奋。

第三,都出现了台阶的镜头。开始时,他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佝偻着背垂头丧气地走上台阶,回家。后来,他在台阶上穿着红色礼服旋转跳舞,离家。
第四,都有倚靠在车窗的镜头。开始时,是从医院出来,倚靠在公交车窗上,脸上闪耀着高谭市纷乱的霓虹。后来,是从杀人现场出来,倚靠在警车的车窗边,窗外城市暴动的烟与火,滑过他的面庞。

第五,开始时,他对着镜子,用手咧开嘴角,做出笑的表情。结束时,他站在车顶面对人群,用手指沾着脸上的血,在嘴角画出笑的表情。
不同的是,开始时,他叫亚瑟,是一个英雄的名字,但在生活里,他是一个病人,一名为生活奔波的底层人。后来,他成了小丑,反倒成为高谭市一个令人瞩目的英雄,一个万众欢呼的领袖。

《小丑》这部电影通过时间推移,让我看到了社会底层人、边缘人一步步走向极端化,一点点被社会挤压撕裂的过程。
在影片一开始,主人公无缘无故被小混混殴打后,他还在为他们辩解,“只是一群小屁孩,我不该招惹他们”。他也曾纯真过,但到底是什么扼杀了他真正想笑的心?
? 他按照医生要求写日记,并按时到社会福利部门接受约谈,他想融入这个社会就努力的吃药,抑制自己的病情,虽然已经吃了七种药,可他还是要求“也许能请医生开更重的药给我。”随着政府大幅度削减预算并且要求撤销社会福利机构时,他沉默了,他问医生“那我该去哪里领药呢?”没有人能回答他。没有人听过他的诉求,甚至连约谈的医生都没有真正的在意他说的话。“他们才不会关心你这种人,亚瑟。当然他们也不在意我这种人。”医生只能这样告诉他。

这难道就是这个社会给他的答案吗,远远不止,公司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开除;地铁的三个衣装革履的混混对他的拳打脚踢;政府官员说调戏女人的小混混,“心地善良,教育良好。”;妄想症母亲对他的欺骗;政府官员给他的一拳……一幕幕,将他推向黑暗的深渊。其实,英雄变成小丑的过程,一片叶子的力量足矣。
? 影片中,最冰冷的一幕莫过于在母亲的病房里,当亚瑟知道了他的身世以及发生在小时候的事?时,他说“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快乐过。”最后,他用自己的手杀死了母亲,亲手掐碎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光。但他却觉得这是自己的解脱,他挣扎着想用尽全部的力气攀爬回大众的轨道,可是这个社会又能容下他吗?那不如与世界为敌,与他们斗上一斗。

在某脱口秀节目中,主持人说,“有人自以为可以像我一样靠讲笑话当工作”,“这家伙以为只要一直发笑,就会变成一个搞笑高手,看看这个小丑。”大众的嘲笑燃起了他的怒火。他刺耳的笑,不过是喷涌出的压抑与痛苦。
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,还要看到这个世界的黑暗。?
关注“边缘人”?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tacg.cn/103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