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足石刻,兴于唐末战乱,盛于宋,式微于明清,以佛教造像为主,兼有儒、道造像共5万多座,800年间,改朝换代、战火纷飞,在大足山谷,一如当初,静默观望人间,大足石刻是对整个大足区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,以宝顶山、北山、南山、石门山、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。
石刻呈15度倾斜,抬头仰望的时候,有种顶礼膜拜的感觉,古人非常聪明,石刻不仅有完善的排水系统,有防雨水侵蚀的石檐,还有三点固定的理学知 识,把"倒金字塔"运用在雕刻上,保持平衡,这就是石刻在露天风吹雨打的潮湿环境下,还能保持完好的原因。
每一尊石像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和寓意,最有名的就是释迦涅槃圣迹图、千水观音、六道轮回等。
释迦涅槃圣迹图,俗称卧佛,表现的是释迦摩尼"涅槃"时的情景,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,意思是大彻大悟、坚定永恒,能使人从生死的彼岸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,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解脱,佛像慧眼微闭,神态安详,右侧而卧,下半身隐入崖际,右肩陷于地下,佛半身卧长31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卧佛造像,具有突出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、宗教价值。
一般来说,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,便可称"千手观音",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,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,其它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,以达到千手的涵义,而大足石刻的这尊"千手观音"拥有830只手、眼,集雕塑、手绘、贴金于一体,造像釆用纵横交错、上下重叠、反侧相承、深涉错落的布局,在八十八平米的石崖上,雕刻出830只手。
佛教认为,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,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,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、社会和人生,便出现了所谓的"因果报应转世轮回"学说,六道轮回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,在轮盘上的各道佛光中,坐着许多佛和菩萨像,其意为"众生皆有佛性,众生皆可成佛",只是佛性受"贪、嗔、痴"三者的影响,被红尘所淹没,没有显露出来。
如果你是一位宗教爱好者或是石刻造像爱好者,或是艺术家,那一定要来观看大足石刻美仑美奂的石刻画廊,充满人间情感的佛教艺术,还有罕见的道教石刻圣殿,是一座佛、道交融的艺术宝库,同时也是儒、道、佛融合的石窟典范。
最后温馨提示:观赏石刻一定要请讲解员,因为石刻三分靠看,七分靠听,不听讲解,10分钟就走马观花走完了,这样毫无意义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tacg.cn/35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