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现在依然对几年前上映的《爱乐之城》念念不忘,那你一定会成为歌舞片的忠实粉丝。
歌舞片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,在30年代开始盛行,并成为30、40年代的流行时尚。

歌舞电影《爱乐之城》
随着近年来《悲惨世界》(Les Misérables)、《爱乐之城》(La La Land)、《马戏之王》(The Greatest Showman)等影片相继在国内上映,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迷得以在影院中接触到好莱坞歌舞片。


可以说,歌舞片的百年历史正是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兴衰的一条线索。欣赏歌舞片,其实就是一种沉浸式多布景地欣赏百老汇音乐剧的体验。
毕竟演员绝美唱跳俱佳,ost又上头的电影,谁会不爱!


然而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的琳娜却不肯承认凯茜的功劳。琳娜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制作人员的不满,于是在一次登台表演中,众人设计让琳娜出了大丑。

这是一部被大部分歌舞剧爱好者奉为巅峰之作的经典好莱坞歌舞片。

尤其是吉恩·凯利初获芳心后在雨中的独唱独舞,能让人感受到最原始纯粹的美式浪漫和幽默,也早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。

《雨中曲》在AFI百年百大歌舞电影中名列第一,被公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歌舞片之一。

这段口哨表演让电影中的杰克结识了音乐剧舞蹈家玛丽·戴尔,更是世界电影历史上第一句录音传放的对话。

1902年法国高蒙电影公司的广告海报,图中描述一个极大的观众席前正播著有声电影
《爵士乐歌星》是独一无二的,它是第一部通片声画同步的电影,标志着商业性有声电影的出现和无声电影的结束。

抹黑脸的艾尔·乔逊在《小罗宾逊·克鲁索》中表演
其演出启发了音乐剧,后来再变成电影《爵士乐歌星》
学者科林·维利斯曾这样评价《爵士乐歌星》中黑脸艺术的重要性:

《爵士乐歌星》后来分别在1952年、1959年和1980年被重拍过三次,其中1959年的是电视影集。

《情陷红磨坊》,又名《梦断花都》,是一部以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为背景的歌舞片。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,是一个令所有醉心于艺术的人所向往的梦幻之都。

饱和度极高的色块垒积、漫画式碎片化的表演、自由变化的摄影机视点,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“不建设一物”的狂欢式信条。
而歌舞片本身也是对“中规中矩”的嘲讽和解构。

从《红磨坊》开始,歌舞片开始不再遵守表演的陈规,变成了漫画化和游戏化的杂耍。

三个年轻水手——盖比、奇普和奥兹要在纽约度过一天假期,他们决定好好享受这座大城市,最好能遇到爱情!

三个好友各有奇妙的际遇,其中数盖比寻找地铁上的“月度女孩”最为艰难曲折。载歌载舞之间,24小时的假期显得那么短暂……

《锦城春色》的摄影风格、场面调度以及故事情节都明显区别于三十年代的歌舞片和故事片,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。


这样一部倾向于写实的电影中,为什么会出现歌舞?
本片的导演中和演员,有一位天皇级的歌舞巨星——吉恩·凯利。没错,就是那位在雨中跳舞的大神。他的参与让这个以都市探险为背景的喜剧,平添了几份美妙、趣味和生动。

歌舞片中非凡的舞蹈、音乐和节奏演绎,让它成为一场充满魅力的视听盛宴。
对歌舞片来说,“歌舞”的包装是华丽但浅显的,包装之下的“情感”才最值得我们体味。

虽然歌舞片是小众爱好者的“秘密花园”,但阿研希望你,也能敲开这座花园的门,邂逅快乐和纯粹。
实习生:温谨宁 | 编辑:何红杉 | 审核:阿研
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tacg.cn/5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