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看到一个有趣的新闻,先看一张图。

上海一处广场上,摆放了一个巨大的女性充气人偶,背面看身材曼妙,正面看脸,呃……奇丑无比。
看着大家的疯狂吐槽,我不禁想笑,甚至想和这个人偶的设计师喝一杯。
不用往下看,我就知道大家在说什么。
有人骂它丑,有人骂像鬼一样,也有人说这叫艺术,有人说不懂别说,甚至还有人说是文化入侵,再来一个人说不要玻璃心,动不动就文化入侵……
要我说,这确实很艺术,行为艺术。
设计师的美术水平我不敢乱说,但艺术水平绝对不低。
为什么?就凭这一张丑得恰到好处的脸。

你说这个人丑吗?确实丑,设计师知道他丑吗?肯定知道。
你要是凭这个,就认为设计师继承了不知妻美的东哥,是个不懂审美,不分美丑的三流设计师,那就太年轻了。
一言以蔽之,你可以想想,如果不是这么丑的一张脸,能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度吗?
设计师真的不懂审美吗?他可太懂了。就算不如哥白尼,毕加索等大艺术家,也比普通人高一些。
但审美好有用吗?有用,但没那么有用。
漂亮的人可太多了,从东方明珠塔顶扔十块砖头,能砸到七八个风格迥异的帅哥美女。
而靓男美女多到泛滥的情况下,人的眼光就变得更高了。
真人都看不过来,你一个人偶再漂亮有什么用?
不要忘了,这个人偶本质上是广告,而广告的本质是吸引大家的注意,进而推销他的产品。
你连吸引注意都做不到,怎么推销产品。
如果这人偶是一个美人,大家可能觉得,嗯,挺漂亮,然后多看两眼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没有然后是不行的,得让你看到人偶旁边的商店,看到商店里的商品,看到人偶背后的设计师。
审美不管用了,那就审丑吧。
审美的水平有高低,而审丑也是有高低的。
像清华美院的审丑水平就不太行,丑是挺丑的,社会讨论度也上来了,但口碑下去了。
究其原因,是丑的大家无法接受。
什么叫丑得恰到好处?
不是你长得丑,还出来吓人。
更不是你因为吓人被打,反讹了对方一笔医药费。
而是大家觉得虽然你很丑,但是很温柔。
而这个人偶,可以说丑得很阳光。
大家都觉得丑,觉得可笑,觉得影响市容,但不至于骂娘。
大家就过来看看热闹,谁家闺女长这么丑。
这个丑闺女的内心OS:骂我丑没关系,越骂我越开心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tacg.cn/7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