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在整理金石闲章收藏时,把徐三庚为清光绪时期浙江巡抚恽菘耘所刻“捨得”朱文印闲章拿出来端详鉴赏,闲章边款“菘耘方伯鉴,徐三庚”款识引起了我的兴趣,此印何时所刻,“方伯”又具何意?

原印边款款识图片
据文献记载,最早被称为“方伯”的人是越王勾践,这个封号是周天子给封的。“方伯”是指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,后泛称地方长官。汉以来之刺史﹐唐之采访使﹑观察使﹐明清之布政使均称“方伯”。
清代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或称僚属,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、财政、田土、户籍、钱粮、官员考核、沟通督抚与各府县,地位在巡抚之后。
恽祖翼 ,江苏湖阳(今常州)人(1837-1900),字叔谋,又字崧耘。同治三年(1864年)举人。以知县累迁至道员。光绪十五年(1889)调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。二十一年(1895年)晋升湖北按察使。次年(1896年)擢升浙江布政使,在嘉兴开泖河,疏浚杭州上塘河,三十余万亩农田皆获灌溉之利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八国联军入侵,代表浙江巡抚刘树棠参加张之洞、刘坤一发起的“东南互保”。旋擢升浙江巡抚,以浙省防练各营积弊太深,疏请整饬。可惜不久于擢升巡抚的同年病死。

原印背面图

原印侧面图片
从以上恽菘耘在浙江担任布政使(“方伯”)的时间线判断,徐三庚为恽菘耘刻“捨得”朱文印的时间在1896年至1900年期间。

“捨得”朱文印印面
徐三庚为恽菘耘刻“捨得”印,恰是恽菘耘“在嘉兴开泖河,疏浚杭州上塘河,三十余万亩农田皆获灌溉之利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八国联军入侵,代表浙江巡抚刘树棠参加张之洞、刘坤一发起的“东南互保”。”的人生事业辉煌时期。恽菘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有作为有担当,不计较个人的捨与得,应是清代风雨飘摇时期难得的一位敢作敢为的好官员。正因为他的“捨得”精神,才得以被光绪帝把他从布政使直接擢升为浙江巡抚。
徐三庚(1826~1890),清代篆刻家。字辛谷,又字诜郭,号井罍,又号袖海,别号金罍山民、似鱼室主、馀粮生,浙江绍兴上虞西山 人。精于金石文字,善篆隶篆书。苦习《吴纪功碑》,参以金冬心(金农)的侧笔用法,纤细流丽,飘逸多姿,在吴熙载、赵之谦外另辟面目。他刻印由浙派入手,力追秦汉,参学完白山人意趣,早年所作浑朴古厚,中年后流转妍美,线条疏密感极强,笔势飞动,时人誉为“吴带当风,姗姗尽致”,惜习气渐深。印款多隶楷,刀法猛利,有生辣遒劲之致。其印曾风靡一时,对日本篆刻界产生相当影响。著有《金罍山民印存》二卷。
徐三庚是浙江人,年长恽菘耘十一岁,他为在其家乡担任父母官的恽菘耘刻印多方,尤其能在恽菘耘任布政使期间为之刻“捨得”印,也说明了徐三庚对恽菘耘为官的肯定和赞誉,更感佩恽菘耘为官有作有为的精神!

清理污垢后的“捨得”印面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tacg.cn/9494.html